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犯罪分子借助便捷高效的现代通信、金融工具,利用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假冒国家领导人名义,伪造国家机关公文,制作虚假证件,继续实施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花样不断翻新、手段升级,以“精准扶贫”、“慈善帮扶”、“军民融合”等名义,借助微信群发展下线,引诱大量不明真相的群众加入各类所谓慈善、扶贫、投资、养老等“基金会”和“项目”,诱惑能力强、蔓延速度快,严重侵害群众财产权益,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严重危害社会稳定。
杜航伟强调,各级公安机关要深刻认识当前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活动的严峻形势和严重危害,以打开路、多措并举,迅速掀起打击整治高潮。
尽快打掉一批犯罪团伙,摧毁一批犯罪网络。既要严打幕后组织者、操纵者,也要依法打击处理各个层级的代理人,以及为诈骗活动提供便利和帮助的违法犯罪人员。
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齐抓共管、落实责任”的方针,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全社会动员、各部门参与,坚决铲除滋生此类犯罪的土壤。
揭露犯罪分子的诈骗伎俩,增强广大群众的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做到“不信、不传、不参与”。
广泛发动群众检举揭发,确保专项行动打出力度、打出声势、打出成效。
杜航伟要求,各级公安机关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迅速行动起来,一把手直接抓,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协作配合、加强检查督导,推动专项行动深入开展。
要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法律政策,准确把握打击策略,在对幕后组织者、操纵者和骨干代理人依法从严惩处的同时,全力追缴赃款赃物,最大限度挽回群众经济损失。
公安部刑侦局提醒大家:
要谨记“三个凡是”,当前我国没有任何民族资产解冻类的项目,凡是打着类似民族资产解冻旗号进行敛财的,让你交钱的,不管钱多钱少,都是诈骗。
凡是自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干部,通过电话、微信、电子邮件、QQ等方式进行所谓的“委托”“授权”“任命”的,均是诈骗;因为干部任免是有程序的,这种打个电话说任命你为国务院秘书,或者任命你是旅长、团长,这都是假的,骗钱的。
国家不会通过网络等非正式方式发放扶贫款、救济款,凡是声称缴纳数十元、上百元会费就能获利数万元、数十万元甚至数百万元的各类APP、项目,均是诈骗。
在此还有一点还得需要提示一下,组织者在群里发动所谓的会员来北京开会,打着来北京开展各项活动的旗帜,应该说,这种行为也是一种诈骗的手段,因为北京是首都,他们团伙能够在北京开会,这种行为的主要目的是想赢得人民群众的一种信任度,骗取信任度。

被骗的人往往很难受,
还会被别人套上有颜色的“外套”
这些词语给了受骗者更大的打击
遭遇诈骗后,64%的受骗者选择隐忍
他们不愿说,更不想面对!
让我们看一段短片
早前,公安部刑侦局公布了48种常见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倡导大家做反诈骗行动派。其中,使用电话类的占63.3%,使用短信占14.8%,使用网络的占19.6%。
一人受骗,全家受损
做一个守护家人的行动派
赶紧了解了解
这48种常见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吧

















































